欢迎您进入忻州传媒网!
巾帼心向党 奋进绽芳华——忻州市“奋斗者·正青春·铿锵玫瑰”风采录
忻州传媒网 点击量:3594 2025-03-08 23:33:00

静乐县杜家村镇石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王晓媛


初心赴使命 做村民的好帮手


认真工作的王晓媛


“基层治理包括方方面面,所有关乎群众利益的事情,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王晓媛说,“想村民之所思,解村民之所忧,成为村民的‘贴心人’,是我不懈努力的方向。”


王晓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王晓媛放弃了大城市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静乐县杜家村镇石照村,从基层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2021年11月,经村民选举,她当选为石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心系民生 做群众的守护人


放弃高薪却选择回到家乡,王晓媛一度不被人理解。但面对村里当时的情况和村民对好日子的渴望,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留在家乡,只是为了让家乡变个新模样。王晓媛告诉记者:“我深知选择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会珍惜这次机会,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责任担当。”


由于一直在外读书,王晓媛对村里的情况并不很了解。到任之后,她虚心向前辈学习,真心与村民交往,认真做好信息的建档、归档、整理等工作,记录留守儿童、撂荒地、困难家庭、饮水困难等多条问题。她逐渐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把握住工作重点和难点,对基层的工作方法、处理事情的方式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工作中,王晓媛定期梳理全村村民的情况信息,分门别类,因“人”制宜。过年时,给村里的老人发放生活物资,给困难户发放项目分红,用真心守护村民;排查到村里存在饮水、用电安全隐患后,她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进行解决。此外,她坚持定期入户走访,经常与孤寡老人谈心,询问他们的需求,派专人定期为他们购买生活用品。当得知村里孤寡老人由于家里的水管结冻,存在吃水、水管破裂等问题后,她积极联系村志愿服务队,帮助老人挑水,解决吃水难题。她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统筹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道路硬化、防洪坝维修加固及村级电网升级改造等工程。


担当实干 做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石照村共有91户243人,其中党员17人。为进一步加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在王晓媛的带领下,该村实行“党建+网格+群众”管理模式,开展常态化排查、综合服务、治安管控、矛盾调解等工作,实现一网覆盖。


该村共划分行政网格1个、区域网格4个、服务网格6个。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员。王晓媛对所属住户每月走访一遍,对重点人员每周巡访一次,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困难、解决群众诉求”方面的“探头”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自上任以来,王晓媛签订村集体合同5份,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杜绝村集体资产流失。按照“盘活要素、开发资源、增加收益”的原则,带领村民盘活闲置荒田、荒坡等500余亩,进行黄芪等中药材种植;重新对村集体养殖肉牛进行出租承包,村集体收入增长约11%;依托乡镇黄粉虫养殖加工产业,带领村民进行黄粉虫养殖,加快黄粉虫鸡蛋产业的发展。王晓媛还结合当地实际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经过实地考察后,科学谋划特色产业体系,为村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王晓媛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神池县龙泉镇龙泉路社区党委书记


张艳霞


用行动传递爱 当好居民“贴心人”


正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张艳霞


张艳霞是土生土长的神池人,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加入到服务家乡人民的事业中。


她先后在神池县委政法委龙泉镇矛盾调解中心任调解员,在龙泉路社区任网格员。2021年9月至今,在龙泉路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兼主任。


在她的心中,社区是温暖的家,居民是至亲的家人。


构建服务模式 服务家乡人民


张艳霞任职以来,携手社区“两委”班子,紧扣“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核心目标,全力构建社区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便民服务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精心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社区焕发生机,成为党与居民紧密联系的“连心桥”、为社区居民办实事的“服务站”。


“志愿服务绝非空泛口号,而是要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他人提供帮助。”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她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的热情与爱心如同一束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引领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居民踊跃加入。


2021年,张艳霞初到龙泉路社区时,社区各项工作尚不完善,但她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将走访社区住户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她放弃休息日,起早贪黑,利用居民早晚在家的时间,耗时3个月,走访了辖区1000多户居民,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在走访过程中,她特别留意到社区里有许多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不便的老人。为此,她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常态化服务。同时,她格外关注社区老党员,开展上门送学活动,让老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联合辖区企业慰问家庭困难学生,情暖莘莘学子。


提升服务能力 用爱温暖他人


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水平与能力也必须提升。张艳霞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借助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同时,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


张艳霞还是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神池县人民陪审员。2023年荣获“忻州好人”荣誉称号,同年荣获“神池好人”荣誉称号。她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树立了榜样,她的奉献精神和无私付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志愿服务成效显著。社区环境愈发整洁,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她用行动诠释了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与担当,用奉献书写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崭新篇章。”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说,“张艳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社区志愿服务之路,让更多的居民在奉献中找到自身价值,让社区处处洋溢着爱与希望。”


张艳霞表示,自己将继续带领社区志愿者,用爱与奉献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幸福与快乐。


市人大代表、代县青联委员


苗力方


柔肩扛大旗 让代州黄酒香飘四方


研究新的酿酒技术的苗力方


2016年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毕业,并在代县县委组织部实习一年的苗力方,子承父业,以柔肩扛起代州黄酒非遗传承的大旗,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代州黄酒香飘四海,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子承父业 助力代州黄酒走向全国


苗力方出身于黄酒酿造世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她意识到,黄酒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要坚守传统,还需要不断创新。在传统酿造技艺上,她积极探索新的酿造方法和技术,并找到各地老师傅学习酿酒工艺。在产品创新方面,苗力方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开发出多种不同风格的黄酒。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她对黄酒的包装设计进行调整,采用时尚、新颖的包装风格,让黄酒在外观上更具吸引力。在销售渠道方面,她不仅加强与传统经销商的合作,开设了直营店,还积极开拓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通过展示黄酒的酿造过程和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黄酒、爱上黄酒。


勇担使命 助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


作为市人大代表、代县青联委员,苗力方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除了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企业,还竭尽所能助力代县民营经济更好发展,用行动展现青年担当。


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用心去做,用时间去见证。多年来,酒厂坚持纯粮酿造,绝不添加食用酒精和任何食品添加剂。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酒厂获得了ISO9001∶2015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更坚定了她当初的决心:做粮食酒,做良心酒。


自2017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苗力方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各类培训,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政策理论,重点钻研代表法等,时刻关注当地融媒体、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各类信息。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苗力方提出“关于进一步提升‘酒旅融合’一体化建设的提议”。她指出,“酒旅融合”前景广阔,应以品牌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新为动力,以酒促旅,以旅兴酒,加快“酒旅融合”发展步伐,促进代县高质量发展。她还积极参与共青团代县县委组织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将青少年的诉求带到县“两会”上。


作为青联委员,苗力方积极参加“青春理想‘晋’行时”“理响忻州青年说”主题宣讲,跟随省、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拍摄宣讲微视频;“五四”青年节期间,参加了全县组织开展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参与团县委组织的“青春代言,家乡有我”主题活动,组织170余名返乡大学生深入了解代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参加“忻青年·护长城·向未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保护长城志愿服务,激励更多青年参与到保护、传承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的队伍中,共同弘扬长城文化。


“守初心立使命、践初心担使命。苗力方把带领群众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知难而进,奋发向上,树立起一位优秀青年人大代表和青联委员的光辉形象。”谈及苗力方,共青团忻州市委书记胡蕙给予了高度评价。


保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四级警长


李雪榕


坚守从警初心 守护一方平安


警花李雪榕


现任保德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四级警长的李雪榕是个90后。多年来,她协助侦破重大案件1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500余人,组织各类普法、禁毒等宣传活动50余场,受益人数高达2万余人,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刻苦钻研 苦练技能


初入警营的李雪榕,面对神圣的警徽和庄严的誓言,她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


2021年,保德县公安局引进无人机侦查技术。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李雪榕主动请缨,成为首批受训队员。她反复练习,每个动作都力求精准无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2年全市公安巡特警比赛中,李雪榕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无人机侦查项目第一名。不久后,这项技能就在实战中派上了用场。“接到报警,李家峁村有人聚众赌博。由于地形复杂,为配合新城派出所工作,只能通过无人机确定赌博的具体地点,我操作着无人机找到了赌博场所,民警当场抓捕了两名嫌疑人、扣押了数辆交通工具。”


破案惩凶 守护正义


从警5年半,李雪榕参与侦破了多起命案。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侦破工作中。


2022年10月,一起恶性命案震惊全县。一名犯罪嫌疑人残忍杀害了4名受害者,面对审讯,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犯罪细节,企图逃避法律制裁。面对这一困境,李雪榕和同事连续奋战72个小时,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细致地勘查现场,成功提取到微小的生物痕迹和纤维残留,为锁定嫌疑人提供了重要依据。之后又通过一系列比对和分析,成功锁定了嫌疑人在案发前后的行动轨迹。最终还原了嫌疑人从作案到逃离现场的完整过程,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去年,该案罪犯被执行死刑。


2023年11月,发生一起因为坟地争执引发的2死1伤命案,嫌疑人当场自首并交代了犯罪全过程。由于犯罪现场在村里的旱厕中,作为刑事技术民警,李雪榕深知旱厕环境对物证的破坏性。接到任务后,她迅速穿戴防护装备,携带强光手电、长柄捞筛、物证袋等工具进入现场。最后在现场找到了嫌疑人作案用的手套及其中一名受害者的手机,使该案件的证据形成完整的链条。


在2023年的刑事技术比武中,李雪榕展现了扎实的功底,获得个人第一名。“这次比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刑事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深耕该领域的决心。”


从警5年半,李雪榕荣获了市公安局个人嘉奖两次,在巡特警比赛无人机侦查项目中拔得头筹,在刑事技术比武中摘得个人桂冠。面对荣誉和成绩,李雪榕表示,这是组织对她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她未来工作的激励和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为守护城市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贡献全部力量。


作者:陈晓平

来源: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