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忻州传媒网!
幸福餐厅的人间烟火气——河曲县破解农村养老问题的有益尝试
忻州日报 点击量:4528 2022-08-02 22:45:01

所谓生活,无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谓幸福,不过家人围坐,一日三餐。

近日,在河曲县沙坪乡前麻地沟村的幸福老年餐厅里,每天都有20多位老年人前来就餐,热气腾腾、荤素搭配的饭菜,让老人们赞不绝口。

幸福餐厅,其乐融融。

思路决定出路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养老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河曲县辖6镇5乡、183个行政村、10个社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123505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421人,占23.01%。农村留守、空巢、独居、失能、高龄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的“做饭难”“吃饭难”已逐渐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河曲县委、县政府在充分分析全县老年人口数量、居住分布情况、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推行农村“幸福老年餐厅”和“好邻居助老餐桌”的实施方案》,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坚持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积极探索“老人交一点、村里补一点、爱心人士帮一点、政府扶一点”的模式,通过建设“幸福老年餐厅”“配餐点”“好邻居助老餐桌”三种模式,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努力打造河曲农村老年人的幸福餐厅,逐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高龄老人中普遍存在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试点先行 逐步推广

今年82岁的丁彦清、张亮先老两口,是沙坪乡前麻地沟村人,儿子一家常年在外打工,老两口身体不太好,做饭也不方便,如今,在老年餐厅,他们的一日三餐有人管,娱乐生活也丰富,村里的老伙伴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这样的幸福生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梦都没梦见过。

前麻地沟村是沙坪乡最早建设老年餐厅的试点村之一。2022年3月河曲县作出建设老年餐厅的决策部署后,沙坪乡被确定为实施这项工作的试点乡镇之一,第一批确定的五个试点中心村迅速推进老年餐厅建设。前麻地沟村利用现有约200平方米的红白理事会,将其改造为老年餐厅,室内粉刷一新,里面有独立厨房和独立餐厅,配置环保甲醇灶、冷藏柜、蒸汽柜、消毒柜、餐桌、餐具等,每天固定有23人用餐,其中60-80周岁的18人,80周岁以上的5人。丁彦清老两口就是餐厅的“常客”,在这里,他们不仅吃得好,心情也比过去舒畅了许多。

沙坪乡在老年餐厅的运行过程中,创造性地把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与老年餐厅的稳定运行相结合,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老党员主动带头到老年餐厅用餐,年轻党员积极动员自家老人走进老年餐厅。经过党员的示范引领,各村用餐人员稳步上升到20-30人,达到后续稳步运行的基础人员门槛;在老年餐厅初期运行阶段,前麻地沟村党员积极为村内行动不便老人送餐、带餐,极大地提高了全村老年人加入老年餐厅的积极性,也使党的温暖真正走进老年人心中。

“老年餐厅”这项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在沙坪乡各村试点运行以来,不仅得到在村居住的老年人的积极支持,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对接老年餐厅,自愿捐款捐物;老年人子女事亲以孝,争先恐后为父母缴纳餐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沙坪乡蔚然成风。

居家养老河曲模式

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增强全县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沙坪、楼子营、土沟3个乡镇先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河曲县坚持创新中推广、推广中创新,有序推进农村“幸福老年餐厅”和“好邻居助老餐桌”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有27个行政村单独建设“幸福老年餐厅”,服务老年人口517人,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及特困对象239人,基本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服务全覆盖的目标。“一餐热饭”,不仅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餐桌上,温暖着农村老人们的心灵,也消除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

老年餐厅不仅为村居老人提供了高标准的饮食体验,而且还成了广大村民增进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成为了河曲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成果的试金石。作为村内常住人口集聚的场所,老年餐厅的开设为村干部与群众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村“两委”利用餐厅宣讲党的政策、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开辟出基层治理的又一重要阵地。通过开展面对面谈心、心贴心交流,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老年餐厅不仅是老人吃饭的地方,更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地方。三个试点乡镇围绕“幸福”两个字认真求解、积极探索实践,将老年餐厅打造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阵地。土沟乡榆岭洼村依托养老餐厅,设立“孝心榜”,推动了孝老爱亲、和谐文明之风。沙坪乡前麻地沟村利用老年食堂附近的闲置土地开垦“老年菜地”,由村内用餐老人认领,党支部做好日常管理,并将收获的蔬菜、水果等实物折换成老年人在餐厅的用餐券,既发挥了老人们的余热,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为他们减轻了部分经济负担。沙坪乡后麻地沟村注重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通过为过生日的老人庆生,举办红色观影、养生讲座、一起过佳节等各类文化活动50场,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补足了老年人的“精神之钙”。

传统意义的“养儿防老”已经不能解决当下及未来的养老问题,河曲县在农村建设的“幸福老年餐厅”是对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有益探索。农村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在村中的居家养老;农村养老不是社会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农村,把服务引入农村,让老年人既不离家也不离村,还能有人照顾。这是河曲县针对目前农村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所探索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一模式补齐了河曲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如果说厨房里的人间烟火气,藏着的是生活的温度,那么遍布河曲乡村的这一个个幸福餐厅,则是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

来源:忻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