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传媒讯(梁生智)2月3日,壬寅正月初三。人不像想象中的多,想来正是因为传统习俗使然。
在传统文化中是有许多禁忌的。禁忌并非迷信,更大的程度是人对自然与生命的一种敬畏!
当人类的智慧被无限激发后,敬畏的存在其实是能够使人类生命得以自爱,得以自重,得以永续不断的潜在力量。这种力量在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中本来一直保留很多,传承不断的,尤其是在节日期间。
小的时候,总记得春节这一段时间,家里大人就会说一些某天不能做什么,某天不能做什么,至于为什么不能从来不讲。估计,大人也是这样从小听来的,未必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这种敬畏却一直就这样传承。
比如,正月初三不能动刀剪。原来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容易能查到相应的解释。比较贴切的是说如果初三动了刀剪,容易遭人说闲话,或者背后有人说自己不好,而且因为口舌是非的原因,还可能影响一年的仕途财运。
正月初三还有一个禁忌,就是这天不能打老鼠。相传这一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所以不仅不能打老鼠,还要在角落里撒上一些粮食,以便让老鼠们食用,因为在老鼠结婚这天,能够吃好,以后的日子里就不会糟蹋家里的粮食。
当然,在遵守这些禁忌的时候,多数人也并不真的去追究究竟,只是图一个心安。但,“心安”恰恰就是一种敬畏。
实际上,传承数千年的许多民间“禁忌”是一种“世俗”文化,也是百姓生活中的一种心理力量。
传统习俗里,正月初三是要祭祖的。所以,今天一直到近中午的时候,人还比较少。下午的时候,游客才又多起来。
在“九原文脉”展厅,听到了一对父女的对话,很有感触。那个女孩儿应该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看展柜中的典籍时,对其父亲说“爸爸,你看这是《山海经》,我看过。”她父亲却说“你还看过这个?”女儿说“是啊,神话故事里有。”听了女儿的话,做父亲的低下头认真看展柜中的展品后确认女儿说的是对的。后来,每到一件展品前,女孩儿都会将展品前放置的说明内容念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一下父亲。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两老人,不知道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两位老人看孩子念展品说明内容也很高兴,夸奖孩子才学一年就认识不少字,原来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很难说这次博物馆之行能给孩子留下多少影响,也许等到她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件事已经淡忘。但是,至少会在她的潜意识里留下不可消逝的印迹。
就像那么多前来博物馆的人,有的人非常感兴趣,在展品前很认真的欣赏。有的人不以为然,很快就走人。但是,相信,凡是认真看过这里展品的人都会留下印象。也只有一个人让自己内心丰富起来,尤其是让文化扎根,才能对自然和生命有更多的敬畏,更多的热爱。
秀容书院博物馆愿意用历史和文化做桥梁,让每个人内心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