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今天的忻州地区在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战国时属赵,秦汉属太原、雁门、太平等郡,隋代为新兴郡、雁门郡,唐、五代、宋时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金、元、明、清改为忻州、代州、保德州。由于地处险关要塞,且多为历代郡、州治所,这里人杰地灵,商贾往来频繁,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晋北锁钥”的美誉。
《永乐大典》中忻州城图
忻州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永乐大典》中有一张关于忻州的图,画出了忻州古城城墙的走向。《永乐大典》成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
瓮城是为加强城堡或关隘防守,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乾隆《直隶忻州志》中有一幅忻州城图,图中北城门外是一座方形瓮城,且瓮城门道是直道。瓮城门道有两种,一种是屈曲道,城门和瓮城门成直角;另一种是直道,城门和瓮城门在一条直线上,是专为皇帝亲临预留的通道,故又称“御道”。《东京梦华录》载:“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古城西门瓮城的《重修阎罗王庙碑》记载:“吾州城四门皆设祠庙,而西门月城则阎罗王庙在焉,创建于元至正三年,大明嘉靖二十年壬寅春,殿宇敝坏,神像剥落。”撰文为党承志,立碑时间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
清乾隆《直隶忻州志》中忻州城图
古城建城以来,历代皆有修葺,据史载:“北魏肃宗熙平二年(517年)九月,扩建肆州城。”隋初重筑州城,到唐太宗时又在旧基上重新修筑,周九里二十步,高二丈五尺,护城河池深一丈七尺,城池规模就此确定下来,直到明万历年间。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巡抚魏允贞用赋税课金作资金,以砖石砌墙。忻州城墙修竣后,四座城门,连同洞门八座,洞门城门相对,彼此相通。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治七年(1868年)先后两次重修,乾隆年间系小修小补,同治年间则是大修,耗时两年,共用白银六万余两,城墙之上增修垛口,重建了门楼,并建堙门。
来源:忻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