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头发丝有多细?每个人伸手一摸就知道。
在计量标准上说,一根头发约0.07~0.12毫米左右粗细。也就是说,0.1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厚薄。
他们就是要在这样一根头发丝的细小缝隙中,将几吨重的压缩机机芯拆开后再重新装回去,在恢复到原有状态后更好运行,难度究竟有多大?石春卫和同事们曾用了无数次努力,都没能实现这一目标。
“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努力?”
“实在不行,我们还是请专业队伍上来吧?!”
……面对这只“拦路虎”,有同事犹豫了。
但是,“举手投降”从来就不是石春卫的性格,更不是陕京管道人的做法。“既然我们承诺了,就必须坚决执行到底,绝对不能有丝毫气馁!无论难度有多大,我们必须突破压缩机组机芯安装工作这一难题!” 石春卫坚定地说。
这是山西输油气分公司阳曲作业区在压缩机自主维保中面对机芯安装屡试屡败时的一个场景。
那是2019年,北京管道公司首次全面启动压缩机组自主维保。此次大修是阳曲作区首次自主开展,也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深入落实公司“1123”发展战略、扩大关键设备自主维保范围的关键之举,对掌握更深层核心技术、摆脱技术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压缩机大修而言,机芯抽取和安装是关键环节之一。机芯很“娇气”,它对横向、纵向水平度、同心度安装精度要求非常苛刻。因此,压缩机组机芯在抽取和安装过程中找平、找正、各部件的配合间隙是最精细的活。多年来,公司压缩机组大修都是依靠专业资质的外委施工队施工。
为了坚决并更好完成这项工作,阳曲作业区成立了以青年技术骨干为主要力量的维保攻坚团队。团队成员分公明确、精诚合作,每天任务完成后,都会梳理重点进行总结,形成经验进行推广。
压缩机抽芯和机芯回装的难点在于由于机芯和机匣间隙很小,抽取或回装时必须保证机芯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同时进行,稍有偏斜就会卡住。之前,他们都是在看专业维保人员怎么做,从来没有亲身实践过。直到他们上手了,才发现这一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的工作难度所在。
回过头来,团队成员再次彻夜研究之前的作业录像资料,仔细体会其中每一个细节,第二天再到现场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突出以干代练、实训练兵思路,攻坚团队针对每一个环节都展开分析讨论,始终坚持“一丝一毫、精益求精”的理念,紧盯每一道工序,详细记录每一个关键数据,通过行吊抽取总重量约6.5吨的工装加机芯,全程操作均控制在0.1毫米级,屏着呼吸一次次反复实践摸索,心如发丝般地琢磨与校正,一丝丝向“中心轴”靠近。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失败又“重头再来”之后,他们这个终于实现了将机芯平稳抽出并完美回装。
经过43天的不懈奋战,他们最终圆满完成DY3402机组自主大修,首次突破第三方外委单位“卡脖子”技术限制,为公司一次性节约维保资金45万元。
此次在机芯找平、工装滑轮高低、吊装重量观察、机芯与机匣间隙、机芯拉丝力道等方面积累并取得的成功经验,让阳曲作业区缩机自主维保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同时在原始数据、操作经验和协作流程等方面,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技术突破和团队创新方面很好的起到了国家管网“先行军”作用。
正是这“一根头发丝”精神,阳曲作业区几来已完成27台次压缩机组自主维保,掌握了压缩机机组4K、8K维保技术,不但拓展了业务、提升了队伍核心竞争力、锻炼培养了人才队伍,还提升了企业的安全保障水平和经济效益。
也正是这种“一根头发丝”精神的内心追求,让有着24年工作经历、10多年基层工程师工作经验石春卫的足迹遍布了陕京一、二、三线,并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自己“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的座右铭。
2021年,是公司划入国家管网集团的第一年,自“三湾改编”实施以来,石春卫第一时间学习三湾改编工作方案、管网之道内容,对标梳理最新管网制度体系执行情况,对标集团新体系、公司新体系,组织全员将其转化为在作业区落地的各类标准。创新机制上,他将“安全眼”系统与党员“属地排雷”活动相结合,开展“扫雷之星”评比活动,调动全体员工主动辨识、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积极性。
设备国产化升级一直是一项难以攻克的难题,即使对于拥有十多年自控工程师经验的石春卫来说,也是一项艰难的挑战。在程序升级中,对原程序的解读是一项难题。原因是程序中大多数功能模块都是国外厂家独立封装并使用了密码保护,导致很多功能都无法实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石春卫带领技术团队仔细研究数据,结合多年运行经验,在沈鼓集团的技术支持下,边实验边修改。经过努力,最终完成了大多数功能的解读并且重新编写防喘振、顺控算法,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将核心算法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制约,同时也为该作业区后期一键启站,全自动化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推进作业区标准化建设,石春卫组织员工积极献言献策,编制区、岗两级作业指导书和各岗位工作指引表22份,做到“工作周期、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记录”五明确。同时组织编制《作业区岗位应知应会手册》,开展全员应知应会考核与履职能力评估,实现员工能岗匹配。不断完善方法措施,明确设备设施“巡、维、检、修、考”管理标准,开展设备设施整治。该作业区全年编制“一票两卡”60张。将“安全眼”系统和“电子唱票”系统,作为岗位工作、岗位巡检、岗位操作的执行载体和工具,确保执行过程风险受控。将应急处置流程提炼成能量隔离、人员撤离、应急处置等关键步骤,形成应急处置卡,实现了判断条件明确、处置权限清晰、应急流程简洁,全年共开展应急处置卡演练32次,发现并解决了问题37项。
他与同事们一起全力推进数字化建设赋能生产。完成阳曲压气站一体化监视模块建设,综合安全系统融入公司远程分级管控平台,满足公司运行状态监视、生产活动管理和作业区一体化管控的需求,以及虚拟现实、视频、数据融合监控系统的应用要求,进一步提高生产运行管控能力。完成二线DY401、三线DY3401机组变频器电缆绝缘检测装置建设,实现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利用科技手段提前预警,确保关键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他稳步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完善了作业区级、专业级、员工自学三级培训机制,完善作业区培训考核资料库。通过强化培训、精准指导、履职考核、能力评估,统筹推进全员能力提升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2022、2023年,作业区四名三级工程师晋升为二级工程师,四名运维作业岗晋升为技术员,三名运维作业岗晋升为中级技能岗。增强正向激励考核作用,向贡献突出的员工倾斜,激发员工队伍积极性,形成“绩效是干出来的,工资是挣出来的”导向。
仅这三年间,阳曲作业区先后被国家管网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标杆党支部、站队标准化示范作业区、工人先锋号、基层站(队)十面红旗等等荣誉称号。
“党员中的标杆,技术上的大拿”,这是作业区员工对于石春卫的评价。为了消除生产与党建两张皮的现象,石春卫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不断在创新上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发挥旗帜效应,以身作则,为安全生产注入了“红色动能”。
这都是“一根头发丝”精神在他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代表了阳曲作业区在压缩机自主维保中的决心和毅力,也展示了他们对于技术进步和自我提升的追求。这种精神不仅对于阳曲作业区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整个公司的发展和提升队伍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期待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热情和自信,不断突破自我,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蒋万全、王晓明)
来源:闻真视界
上一篇:济道岭上铁汉坡
下一篇:买山造地留住农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