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忻州传媒网!
首页 > 忻州市 > 忻府区
忻农匠“慧”种田 | 兰村乡西王村:“绿”链条,红丹霞,丰收在望
忻州传媒网 点击量:4083 2025-08-21 23:31:00

初秋时节,踏入兰村乡西王村苹果园,满目的绿意盎然扑面而来,泛红的夏苹果挂满枝头,饱满的丹霞苹果虽未完全成熟,却已展现出圆润的轮廓。


这片果园总面积206亩,其中丹霞苹果100亩,还有富士、夏苹果等多个品种。2025年,忻州市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世元毅然选择经营该果园,注入资金启动承包运营,将生态化种植确立为核心方向,开启了“生态管护+产业赋能”的标准化生态果园的转型之路。



丹霞苹果作为果园内的主要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曾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果实呈圆锥形,红纹艳丽,香甜酥脆,堪称国内最优良的苹果品种之一。


张世元对丹霞苹果赞不绝口:“它特别香,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这么香的苹果。而且个头不大不小刚刚好,颜色也特别漂亮,酸甜度比例堪称完美。北京的客户拿着它和新西兰进口的‘爱妃’去PK,‘爱妃’在市场上的零售价可是30—40块钱一斤呢。我第一年做水果,但客户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年很多客户评价这是苹果中的极品。”



自承包果园后,张世元始终坚持延续原生态管护模式,以有机标准开展种植。尽管病虫害防治成为了一大挑战,但依托企业十余年有机玉米种植的丰富经验与资源储备,他们通过请教专家、采用农家肥追肥、喷施氨基酸等有机营养剂等方式,科学应对各种难题。


“因为它是自然生长而来,所以我们就延续了这种状态,按照有机的方式去管理。好在我们做玉米做了十几年,也是按有机的方式,所以稍微有点经验。”张世元说道,“当地老百姓都说,今年的长势是最好的。今年这个苹果已经达到去年最大苹果的大小了,而且还会继续长大,按道理10公分左右一个是最合适的。”


与常规果园的做法截然不同,张世元另辟蹊径。他摒弃了套袋护果的方式,让果实充分接受自然的阳光雨露;采用糖醋液、蓝光灭虫灯等绿色手段“诱杀”害虫;同时保留野生杂草,构建“栖息带”,在相生相克中形成独特的共生小气候,让生态平衡自然维系,守住了果实本真的风味。


张世元解释道:“我们不仅让它长野生的草,还特意种草,像油菜花之类的。种下之后,小气候就形成了。虽然看不见,但实际上有虫子,它们有草吃,可能就不吃水果了,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平衡。草长高了以后我们把它打掉,留下十公分左右,这些草枯萎后全是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在精心管护下,果园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丹霞苹果长势喜人。历经六个月的生长孕育,这批丹霞苹果将于十月上旬成熟上市。张世元告诉记者,除支付承包费用外,未来盈利后还将追加分成,让生态红利持续惠及更多乡亲。


张世元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这个苹果卖得好,我们将来可以再复制几个果园。比如说我在陀罗村的玉米种植地也是水果基地,也可以发展一个几百亩的果园;黄龙王沟的陀罗山小镇也是水果基地,也可以发展水果产业。”


西王村的丹霞苹果园正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