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一条条村道平坦宽敞,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院墙上的彩绘和特色标语透出浓浓文化气息……
泗阳村,地处五台县城东北、五台山脚下,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该村把握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开拓进取,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举措,推动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当地产业“破茧成蝶”。
上午10点多,在村文化广场,十来个老人边晒太阳,边聊天。“现在,村里条件真是越来越好了,一年一个样。这要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70多岁的王福槐说。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王福槐的话,也印证着泗阳村的蜕变。
近年来,该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村庄道路全部硬化,主街道安装了路灯;打了5口自备水源井,自来水全部入户;配备垃圾桶18组72个,建垃圾转运站1处,安排4名保洁人员负责日常卫生打扫;污水管网处理系统实现全覆盖。
“硬件”有了,“软件”也要“跟得上”。为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泗阳村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民学校,能容纳50余人活动;设有图书室1间、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间,有文体活动场所5处;组建由党员、驻村工作队、到村工作大学生、网格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和志愿活动……阡陌良田变成文化沃土,泗阳村吹起了踏歌逐梦的文化春风。
中午刚吃完饭,穆计儒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自己承包的蔬菜大棚忙活起来。棚内,西红柿开始泛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水灵。棚外,飘着浓郁香气的贝贝南瓜堆成小山。
这两年,每到农产品种植和采摘的时候,穆计儒都会从附近村里招人,让他们到大棚里做零杂工,并根据不同工种,给予相应的工资。“未来,我不仅要种植更多健康、营养、绿色的农产品,还要带动泗阳村乃至周边村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穆计儒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蔬菜大棚种植是泗阳村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一个缩影。除了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该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绿色能源产业,为乡村振兴添“光景”、增“钱景”。
自2018年开始,泗阳村实施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26万元。2021年,作为五台县低碳乡村试点村,该村开始建设屋顶光伏项目。截至目前,全村屋顶光伏装机容量1229kw,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61万元……在光伏产业的“加持”下,泗阳村集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村子发展才能给力。这些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丽平带领村“两委”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服务村民,从修路、饮水工程、河道治理等做起,解决了村里不少“老大难”问题。“现在党员看得见、找得到、靠得住,我们只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找党员,有他们在,我们踏实。”村民张在文说。
泗阳村成立起一支党员突击队,从“鸡毛蒜皮”的小事着手,以实际行动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张晔)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