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赋能 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晋创谷·忻州”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座谈会
为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创新协同,充分发挥“晋创谷·忻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塑造发展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驱动平台作用。贯彻落实忻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晋创谷·忻州”工作部署,园区实际情况及企业当前需求,3月14日上午,“晋创谷·忻州”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专项座谈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孙建国、知识产权科科长李智明、开发区分局局长刘润生,晋创谷·忻州、山西智创城NO.9、大学生创业园运营公司负责人及园区入驻企业代表参加,“晋创谷·忻州”运营公司刘小雨主持会议。
会上,忻州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及知识产权专家首先就知识产权保护基础知识、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为企业优化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破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随后与会人员展开座谈交流,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工作方法,研讨工作工难点疑点解决举措,共谋发展新篇,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活力。
孙建国指出,此次座谈会是继3月11日“晋创谷·忻州”揭牌仪式后,晋创谷·忻州运营公司深化服务、精细管理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举措和实践行动,将有力促进忻州产业创新发展。“晋创谷·忻州”运营公司主动服务模式,破解了政府找不到企业、企业找不着政策的困境,这种“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实践,为产业园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板。对“晋创谷·忻州”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站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培训、维权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如何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二是要建立常态化政企对接机制。积极开展入企服务,树立“亲清”新型政企关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行业主管或职能部门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所求,传递上级政策,搭台建桥,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困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举措,疏通发展难点疑点堵点。三是要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防控意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完善相关体系,善用市场监管部门提供的“事前指导、事中服务、事后回访”全流程支持机制,筑牢常态化防控堤坝,推动合规发展。
“晋创谷·忻州”运营公司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的核心枢纽,前期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企业普遍面临专利申报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知识产权价值转化不足等痛点。基于此,运营公司主动对接市监局,促成“政策专家+企业需求”清单式对接机制:面向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放问卷,收集知识产权管理、融资对接等诉求;联动市监局知识产权科,组建“政策宣讲+法律咨询+金融支持”专家团;筛选出半导体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企业代表参会,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产业链关键环节。
未来,“晋创谷·忻州”运营公司将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深化场景服务,在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提供检索、咨询、培训等基础服务;打造标杆案例,选取重点企业专项培育,定期组织相关座谈、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引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催生更多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来源:忻州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