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文化
佛光寺:我从唐代等待了千年,只为与你相遇——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发现
时间:2023-11-19 23:04:23点击率:3174

佛光寺:我从唐代等待了千年,只为与你相遇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发现



些美的存在,

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

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

在“诗意”和“画意”之外,

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梁思成



佛国圣地五台山,古刹名寺众多,其中有一座古寺非常特别,远离市镇,深藏僻野,默默无闻逾千年,却于84年前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至今依然光芒万丈。


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辉煌的纪念碑,中国最古老、最典型的土木建筑,建于唐代的五台山“佛光寺”!


大唐盛世,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其宫殿、佛寺等建筑更是达到中国建筑史的巅峰。可是中国古建多用不耐久的木材,沧海桑田,岁月弥失,留存至今除非奇迹。


而发现这一奇迹的,就是民国时著名的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这对才子佳人给我们留下许多佳话,发现佛光寺是最精彩的一段。



梁思成和林徽因

寻找唐构建筑的梦想


对于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唐朝建筑的研究在民国时期缺少相关研究,当时的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古建调查后,宣称中国全境一千年以上的土木建筑物一个也没有,若想领略唐式木构的风采,只有去日本。


1937年夏天,全面抗战爆发前,梁林一行四人,冒酷暑,骑驴骡再入五台山,去寻觅心中萦绕许久的“唐构”梦想。此前,他们已在中华大地上苦寻三年,仍毫无结果。


不过这次五台之行,梁林还是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丝丝希望。原来他们看到一本刚出版的画册《敦煌图录》,一幅描绘唐代《五台山图》壁画里,“大佛光之寺”赫然入目。



而之前他们已经了解到,在五台山西南百里之外的豆村,确有一座偏僻古寺名叫“佛光寺”。在那个战争欲来的危亡时刻,为解“唐构”宏梦,无所畏惧,毅然前往。谁料此一去,便如天崩地裂一般,在中华腹地訇然隆起一座高峰。


在一个黄昏,他们发现了安静伫立在山高路陡、深林之中的庙宇,像一个沉寂千年的老人,在光影转换中静待着它的有缘人,而今便可开始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推开无人问津已久的殿门,一尊佛像坐立在正中,周围环绕着侍从,从塑像特征上来看,佛像面颊丰满,眉毛弯弯,口唇端正,腹部略凸,整体向前微微前倾,是显著的唐代风格。


从斗拱、出檐、雕花、藻井上也可以看出晚唐的痕迹,所以这很可能打破日本人当初的断言,一行人欣喜若狂,疲惫全无,现在只需要找出修建年代的证据就可以证实他们的判断。


林徽因的惊世一瞥

彻底揭开佛光寺的前世今生



大殿内,林徽因偶一抬头,在大殿梁下隐约发现一排模糊的字迹,于是赶紧搭脚手架,爬上梁去。当拂去千年的灰尘后,辨认出上面写着“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看到这些字迹,林徽因心中一震,她马上想起门前石幢上也刻有同样的文字。



佛光寺东大殿前,林徽因站在梯上对一座石幢进行测量。这座石经幢高约3.2米,亭亭玉立,下设束腰六边形基座,刻有狮兽壶门及仰覆莲瓣,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而后标注的时间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两厢一对比,真相大白于天下。



林徽因的惊世一瞥,彻底揭开了佛光寺的前世今生: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到唐代,已是名闻天下的“十大寺”之一,敦煌洞窟的壁画就描绘了当时的胜景。


但200年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大举灭佛,寺院除一座砖塔外被全部毁损。仅过了12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又捐巨资重建,目前现存的东大殿就是这次(857年)重建的遗物。


在大殿佛坛最右边,高大威猛的金刚身后,一尊不起眼的唐代妇人塑像,隐于佛坛一角,盘腿打坐,即专心向佛,又接受众人的膜拜,据考她就是大殿施主宁公遇的等身像。



感性如林徽因,她内心对这位虔诚的唐人亲近不已,甚至也萌发出相同想法,在这位唐人旁边也塑一尊自己的像,陪着宁公遇陪着佛祖也坐它个一千年!


东大殿的功德主是一位女性,她的发现者又是一位女性,是前世注定的吗?!因为遇上宁公遇的善行,佛光寺才得以在废墟上重建,因为有了梁林的发现,才得以在千年之后重焕荣光,佛光寺是幸运的!



“这是我们这些年里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结构建筑,殿内尚有唐塑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佛光寺的发现者梁思成由衷赞叹!


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带着原汁原味大唐风采的东大殿掀开面纱,横空出世。佛光寺的发现向世界昭告中国仍有唐代木构建筑,狠狠回击了日本学者所谓的断言,同时为中国发现了飞檐翘角的唐代大殿一座,唐代塑像三十多尊以及唐代壁画一幅,不得不说是中国建筑学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存世于今的佛光寺




被梁思成称为“我国第一宝”的佛光寺,既没有经过重修,也没有经过重建,是完完整整遗留到当代的木质结构唐代建筑,其建筑文物更是纵跨北魏、北齐、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9个朝代,年代跨度之大之全,在中国的古建筑中当之无愧地堪称第一。


佛光寺地处偏僻,坐东朝西,如今去的游客也不多,它是一座很纯粹很优美的寺院,由西侧山门而入,呈台阶状的三进院落向东层层高升,像一幅古朴优美画卷缓缓打开。



第一进院左边是建于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的配殿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内供奉文殊菩萨很普遍,但此文殊殿却不平常,它是国内佛寺里规模最大的配殿。


文殊殿面阔七间(与正殿等宽),进深四间,空间极宽敞,原来偌大的室内只用了四根柱子(细柱系后世所加),此大殿是宋金时期一种特殊建筑结构“减柱法”的孤例。



沿拱门台阶拾级而上,头刚高出地面那一刻,一座恢弘的殿宇突然地跳入眼帘,这一眼,便是千年。1164年前那种难以描摹的大唐气势扑面而来,就像李杜的诗篇,虽久远,却让你的内心共鸣轰响。



佛光寺大殿为当时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现在排第二,比解放后发现的五台山南禅寺晚78年),魁伟整饬,单檐庑殿式屋顶,面宽七间,正中五间装板门,均可开合,两外间安直棂窗。



无论谁,第一眼都会被那繁复华丽而又宏大雄伟的斗拱所震撼,层层叠叠比人还高,檐角出挑近四米,比古代最大的建筑物故宫太和殿的檐角还要长出近一米。巨大斗拱以稳健牢固的姿态,支撑着佛光寺千年的骨骼和历史。



阳光穿透尘埃照进殿来,佛祖依旧鲜艳如昨,安祥如旧。丰满的面颊,弯弯的眉毛,端正的口唇,慈祥、恬静,俯视尘世,专注千年,一直倾听着众生的心语。




三十多尊菩萨和金刚线条流畅,体态丰腴,肌肤光滑细腻,衣纹轻柔飘动。据考证,所有塑像与大殿同龄,所以自带一种飘逸自若的大唐风韵。



殿内一座面容谦恭的女性塑像便是宁公遇的塑像,当年,她出资重建了佛光寺还将自己的塑像立在了佛祖身边,日日感受这青灯黄卷与晨钟暮鼓。


东大殿的左后方,还矗立着一座祖师塔,其装饰风格带有明显的北朝气质,尤其是既像火焰又似莲瓣的门券装饰,最早为梁思成所留意。



梁思成根据敦煌壁画所绘形制,推断此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会昌五年灭法,佛光寺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北魏古塔之一,弥足珍贵。



今天的佛光寺,与84年前梁林看到的几乎一样,与1164年前落成时的变化也不算很大,周围环境几乎没有改变,这在动荡不安的中华大地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来源:建筑史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13935000092      投稿邮箱:2223609153@qq.com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街22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 - 2021 wenzhenmed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晋ICP备2021013947号-1 忻 州 传 媒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