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县
静乐好人张天柱!
时间:2024-01-15 21:29:16点击率:2548

张天柱于2016年退休后,任作家协会主席,从任职那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了这样一个准则:一针一线情意长,我为家乡织文脉。

..........................................................

2020年12月份在忻州市开展的“用信息化点亮老干部生活”活动中,被忻州市老干部局评为“优秀网宣员”;2022年度被评为敬业奉献类“静乐好人”。

..........................................................

探寻静乐山水


张天柱写的第一篇游纪散文是《鸡冠山意象》。鸡冠山,位于静乐县杜家村镇康家圪洞村南,因山顶形似鸡冠故取名鸡冠山,有静乐第二高山之称。


为了探险这块原始的神秘之地,他和县里文化界的领导和文人们登上了这座山,因为是原始地,所以无路可走,他在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海拔2189米的鸡冠山顶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之中,在‘绝壁岩’,石头台阶和不断变换方向的山路,需要我们不断调整脚尖的方向,腰也随着脚尖的方向不自觉地扭动。如遇村民在身后一喊,回头瞬间,你的身体就会自然扭成一个‘S’型……”那次登山,他扭了脚,脚肿得就像发酵的馒头,下不了地,在床上休息了半个多月,有人来看他时,说:“你上了岁数了,这是图啥了?”他回答说:“为静乐开展全域旅游,自己做了先天性的探险,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虽然累,但是非常值得。”


《鸡冠山意象》刊在了《中国作家网》和《忻州日报》,使静乐的这座美丽大山,走向了全国。杜家村镇在忻州展示各县旅游资源时,根据他的文字作了宣传图板,进行了展示宣传。


写好静乐故事


张天柱曾写过一篇长篇纪实文学《走出硝烟的老兵》。这个老兵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缓朝战争等。为了写好这篇纪实文学,张天柱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地写作,以致手臂疼得难以抬起,有时实在疼得厉害,他就用枕头垫住手臂,忍着剧痛咬牙写完了后半部分。看着他难受的样子,家人让他停止写作,他说:“现在有灵感,一鼓作气就写完了,若放下笔以后就很难完成了。”当他为这部作品划上最后一个句号时,他不顾身体不适,将初稿装进包里,背在身上,和老兵逐一核对细节,当他把约十多万字的作品一字一句念给老兵听时,老兵一边听,一边流下了热泪,对他说:“你的作品能如此感动我,是因为你在用生命写。”


文章写成后,这篇纪实文学刊在了《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后,圈内和读者评价很高,很多报纸和杂志都进行了转发,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静乐县电视台还拍摄成了专题片,在全县进行了播出,县电视台领导让他既写又讲,做了这个片子的解说人。


展示静乐形象


2019年,张天柱返回静乐时,下了济道岭,一个拐弯,攀上悬钟山。他去时,正是中午时分,一口气登上了悬钟山,极目远望,远山一层层的犹如大海起伏。下山后,白天在悬钟山上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于是,他在书房写下约有2000多字的《晋西北奇观——悬钟山》,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随后,他又把眼光瞄向了家乡的又一座名山天柱山,这座山,座落于县城的南面,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中,无一不把天柱山视为洞天福地。


临动笔前,他又上山一次,当他坐在山巅石炕上时,儿时在山上的一些情景历历在目,下山后,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写下了散文《奇秀北天柱》,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面对家乡近些年新的崛起、新的恢宏、新的发展,面对家乡创下的一个又一个“国字牌”的崇高荣誉,于是,他写了《静地乐土话静乐》,同样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


向外界宣传静乐,展示静乐的美好形象,是张天柱多年的追求和向往。


来源:文明山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13935000092      投稿邮箱:2223609153@qq.com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街22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 - 2021 wenzhenmed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晋ICP备2021013947号-1 忻 州 传 媒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