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考试考取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是所有考生必经的途径,有些人为此勤学苦练凭实力,而有些人却挖空心思利用作弊蒙混过关。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部署下,江苏宿迁警方联合多省公安机关对2021年度国家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组织作弊案进行侦办,一举打掉组织考试作弊团伙2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7名。
27个组织作弊团伙
127名嫌疑人被抓获
今年5月底,全国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正式开考,江苏宿迁网安支队在网上巡查时发现,相关试题在考前就已经在一些社交群里发生泄露,并在网上传播、贩卖,其中涉及宿迁本地考生。
购题考生:根据培训机构介绍,买的一个资料,他就把我拉到群里面,在群里他发一些历(年)来的真题。他说他这个资料押题比较准,后来我就买了,(考试发现)确实是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一样的。
办案民警介绍,经工作发现,宿迁考生许某于5月28日通过网络花费200元向天津人虎某购买二建考试答案,在查实这个环节后,我们迅速启动合成侦查机制,对组织贩卖答案的网络犯罪架构进行综合分析。
案件发生后,住建部向公安部报案,公安部挂牌督办,宿迁网安和宿城公安联合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
经过初步侦查,警方发现该组织作弊团伙结构非常庞大,利益网络错综复杂,在湖北、江西2省8市均设有作弊窝点,为了防止试题、答案泄露,各个环节还设置专人进行监控。专案组于6月2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先后赴湖北、江西、陕西等8省16市开展抓捕。
专案组历时50多天,对多条线索进行层层追查。就在警方对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突击审问时,由于作弊团伙下线方某等人进行了串供,使得案件侦破一度陷入僵局。
两嫌疑人合谋窃取转卖试卷
获利上百万
随着作弊团伙组织者陆续被抓捕到案,这场涉及全国9省16市的特大考试作弊案背后的犯罪链条逐渐浮出水面。如此重要和监管严密的国家专业资格考试,试题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呢?
在警方大量的证据面前,作弊团伙下线方某等人很快就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并且供述了给他提供试题的上线西安人党某某。经警方核实,党某某是陕西某高校考场负责人。
办案民警表示,这是我们整个案件框架梳理的结构图,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研判,掌握了周某某是西安某大学某某职业能力教育中心干事。他窃取试题之后,将试题交给党某某。
案件的关键人物,也就是试题泄露的源头正是能轻而易举接触到试卷的周某某。今年3月份,在确定自己学校被定为考点后,周某某便伙同党某某策划了将试题售卖获利的想法,并提前从党某某处获得45万元辛苦费。
嫌疑人 周某某:考试的前一天把相关试卷全部运抵到我们学校,一开始保密室的监控,是没有开的,我就进了保密室里面,把三门(科)卷子拿出来,装到一个黑色的袋子里头(带出)。
通过复制试卷内容后,党某某与方某以110万的价格谈妥,将试卷图片上传给下线方某,方某组织人员作答,并将答案售卖给下属的各个层级。
警方介绍,党某某在获取试题之后,通过邮箱向上传试题给方某,而方某组织手下有枪手组、编辑组、秩序组和传递组4个组。
试卷内容几经转手,并经过层层分包销售后,价格从最初的数百万元直至最下线的数万元不等,从事建筑行业的张某某就花了几万元的价格进行了购买和分销。
嫌疑人 张某某:刚开始想着自己挂靠用,后来想着我已经掏了钱,能多招一点人,相当于节约我自己的成本了
张某某供述,由于挂靠国家二级建造师证件一年会有几万元的收入,因此也有很多想考证的人找他购买答案。经过层层分销,有的考生,最后只花了几百元便可共享答案。
刑法中有明确的惩治标准
在国家职业资格准入考试中,通过作弊手段来投机取巧,破坏公平正义,不仅是对考试制度的破坏,还是一种犯罪行为。对此,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法律惩治标准。
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组织考试作弊罪。其中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另外,根据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范围,其中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此范围之内。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长期保持对这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并积极配合考试主管部门、考务部门,认真梳理,排查堵塞考务工作中的漏洞,从源头上减少这类犯罪的发生。我们再次正告不法人员,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13935000092 投稿邮箱:2223609153@qq.com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街22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 - 2021 wenzhenmed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晋ICP备2021013947号-1 忻 州 传 媒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