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忻州传媒网!
首页 > 忻州市 > 五寨县
朱和森||五寨八大角秧歌
闻真传媒网 点击量:3833 2024-04-10 12:17:39

五寨八大角秧歌  

文/朱和森



八大角秧歌集说、唱、舞为一体,是五寨县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因有四个丑鼓、四个丑花为主要角色而得名。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曲目内容朴实,角色行当独特,蒙汉特色交融。



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相传产生于元代。农民为了反抗压迫剥削,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装扮成各种人物,怀揣短小兵器,引路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妆扮,混入县城,里应外合,攻下城池。后这种表演形式逐步发展成一个特殊的秧歌艺术形式,在秧歌艺术中独树一帜。


八大角秧歌的角色及乐器配置


全班秧歌角色共26人。


引头鞑子


主要角色有:引头鞑子,排在秧歌队前面,一般由闹秧歌多年、精通会演礼节,又能引场布阵的老艺人充当。鞑子装扮,每人手提柳条一根。丑鼓4人,分别称为头对鼓子和二对鼓子,皆小花脸,戴小八字圪垛胡,头戴高筒羊毛毡帽,斜插雉鸡翎一根,身穿红彩衣,外套坎肩。丑花4人,分别称为头对花和二对花,裙钗装束,右手执小花扇,左手拎绸手帕。


此外,还有愣小子、愣女子、风流公子、瞎儿马、渔翁、渔婆、老汉、老婆、花和尚、卖麻糖的、小货郎等角色。


愣小子


伴奏乐器有铙钹、大钗、小钗、鼓等,有时还加入唢呐、笙、胡琴、三弦、四胡等乐器,用以伴唱。


八大角秧歌的表演形式及演出流程


八大角秧歌形式内容多姿多彩。一般有压场、揉场和圆场。表演方法有四门八斗,踩花、三威、“蛇盘九颗蛋”等20余种。歌舞相间,唱一段,舞一场,说唱、快板、顺口溜都能穿插其间。



会班是八大角秧歌的活动形式,数家秧歌集中到一起,交流经验,比赛技艺。会班一般由甲村写好请帖,置于礼盒之中,派人给乙丙丁村送去。商定会班日期,得到回帖后,即举行会班。


接秧歌


会班的第一道程序是接秧歌。主队将客队逐一接回村。接秧歌的仪式是,事先在村口大道的宽敞之处放一高桌,桌子两边分别由双方的“会首”护住,不准任何人触动。



接下来是引场和压场。引场是由引头鞑子引领所有参加会班的秧歌队布阵,各秧歌队锣鼓齐鸣,同时活动。几百人的队伍,时踢时扭,来来往往似盘龙,圈圈套套如穿梭,或布“梅花十字阵”,或作“蛇盘蛋九颗”。压场是让客队按进村顺序活动。第一轮由八大角上场,不唱不说,只是剧烈地踢一场,直到各队全部上场跑过。第二轮正式比赛,按顺序上午由八大角表演,下午由其他角色表演。中午,主队请客队在村里吃饭,家家户户热情接待。会班结束,送秧歌是会班尾声,做法和接秧歌基本相同。



八大角秧歌包含着传统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人们在欢娱中,满足了自己求福免灾、袪邪避凶的心愿,这也许正是其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各种娱乐活动增加,八大角秧歌这项生动有趣的民间文化活动日渐式微,许多精通八大角演出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各村的秧歌队伍和人才也在逐渐减少。为挽救八大角秧歌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奇观,五寨县文化部门正在整理相关资料,扶持秧歌队伍。相信不久的将来,五寨八大角秧歌这一民俗奇葩定会开得更艳、更香。


来源:《史志山西》



作者简介


朱和森,山西省五寨县前所村人,曾任中学语文教师、中学党支部书记、县文联主席、县史志办主任,第二轮《五寨县志》主编,现已退休。为山西省作协会员、省音协会员、省摄协会员。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本着“百花齐放,携手共进”的主旨,挖掘三晋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名人民俗、文物非遗、传说轶事、往事琐忆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面向境内外人事征稿。


注意事项:


1、征文: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文图照片及作者近照、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至文史艺苑邮箱wenshiyiyuan@126.com。


2、稿酬: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费用;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zb166321,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声明:凡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原创、转载的文图作品,如涉侵权或质疑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删除,如及时更正另行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