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丁国华,1973年生,山西定襄人。现任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处处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散文、新闻写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山西日报》《人民司法·天平》等报刊发表作品700余篇,著有《延安七日》《访美札记》,散文《黄土寄情》入选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写作与说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品精选】
幽兰香风远
——走近法院老模范樊连珍
丁国华
去年立秋时节,我带领百年百场融媒体采访团队向吕梁山出发,找寻一段历史,探访一位全国法院老模范——80岁高龄、被称为“吕梁山上女包公”的临县三交法庭原庭长樊连珍。
轻叩门扉,当在女儿家休养的老模范身着2000版法官服夏装迎面走来时,我竟有一刹那的恍惚。从1984年5月1日我国法官首次统一制服起,迄今已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法院干警六次换装,但这一款与现在使用中的2017版最为相似,深灰色小翻领短袖上衣搭配同色长裤。老人家选择穿制服与晚辈们见面,一定不仅仅是为了仪式感。
眼前的樊连珍比我记忆中矮小清瘦,岁月已经染白了她的满头青丝,风干了曾经写满青春的容颜。与我记忆中那位头戴大檐帽、肩扛天平、身材微胖、笑容灿烂的中年女法官形象相去甚远,毕竟时光已走过近30年。
回忆往往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我默默看着老人小心翼翼从书架上拿出几个档案盒,打开来看是一枚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和一本本红彤彤的获奖证书。“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全国法院模范”……大约有50多本获奖证书、15枚奖章,樊连珍受表彰的级别之高、分量之重、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同时珍藏的,还有一帧帧黑白照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难忘瞬间、与老劳模申纪兰做事迹报告时的合影等等;一份份泛黄的《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法院报》等,都大篇幅报道过樊连珍的先进事迹。这是“百年百场·口述历史”融媒体报道开始以来捧读历史资料最为完整的一次。
相谈毫无隔阂,老人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虽十分健谈,但说话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可能与长期从事法官这个职业有关。
此前听同行的二级高级法官平磊介绍,老人几年前因癌症做过一次大手术,不宜长时间叨扰。可那日老人家谈兴甚浓,我虽几次提出中止要求,采访还是持续到晚上7点半左右。
当晚,“80后”朵朵、“90后”莹莹带着深受感染的激情连夜整理录音,“人民路”搭档(影像组任路、任民)整理视频图片,无奈地道的三交口音确实有点难懂,小同志们颇费苦心折腾了一夜,合上电脑时已是清晨8点多。
次日上午,通宵工作的团队成员匆匆洗漱后,一起跟着老人家重访三交法庭。在三交法庭组织的座谈会上,樊连珍之前的书记员来了,同事来了,一任一任的三交法庭庭长来了。大家在院子里围坐成一个同心圆,听她介绍入党初心和扎根山区法庭37年的往事。大家纷纷回忆了跟着她工作的收获和成长,临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润生即席总结了樊连珍英模事迹的4种精神。
午饭后,我们和临县法院院长董国燔陪同樊连珍再访法庭的3处旧址,听老人家讲述一件件过往。60年前的案件,她连时间、人名、地名、事情起因、经过、结果都记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令人心生赞叹!
这是一位80岁老人穿过岁月的回望。而回望,需要怎样的曾经才可以如此深沉?大地无言,草木有情,似水流年当不会忘却在脚下这方2900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樊连珍从年方二八走到白发苍苍,用铁肩担道义撑起“行走的正义”。有人统计她累计徒步办案行程逾12万里,可绕行地球一圈半,漫漫长夜遇到恶狼不退却、雨雪封山跌入深沟爬起来、心无旁骛走到山居窝铺,她就这样化解矛盾纠纷一万余起,调解率达98%以上。
她几次说道,就地办案中一次次夜行赶路是不想让老百姓误工分,“那时工分是农民唯一的生活来源,一个工分8分钱,一斤小米一毛钱”。老人家质朴的声音在我们脑海中一遍遍回响,在她眼里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
走近樊连珍,一次次被深深感动。大家不禁想问问,这份来自灵魂深处的纯粹和抵御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源于什么呢?她说,自己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三交镇出生的,3岁时父亲樊长荣因给县武工队送信被日本人杀害,她们一家依靠党组织关怀、救济才活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动员母亲送她上学,她靠着助学金才读书认字改变了命运。她在乡村小学当过民办老师,于1962年4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终身难忘的日子里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一名法官,我要为党工作,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
正是怀着这样的赤诚之心,在山区法庭工作期间她多次放弃了回城、提拔机会,一次次选择留在了三交。她说:“基层条件不如县城里,但条件越差越需要有人安心工作。三交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这里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悉,开展工作更方便、更适合留下。”60岁之后她退而不休,担任了镇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副主任。虽然退休已经19年,可街坊邻居有事还常常找她咨询,这位村民们眼里刚直不阿的“女包公”总是不厌其烦释法说理、化解纷争,经她协调和好的夫妻就有二百多对。
在当事人拉着手致谢的背后,是她长期积劳成疾做了两次大手术的病痛折磨,是三个孩子出生不到一个月就早早送出去由奶娘喂养长大的心疼,是丈夫为她放弃回城一辈子留在三交、母亲常年为她操持家务直到99岁高龄辞世的付出。
整整两天采访中,樊连珍不知疲倦地带着我们走遍三交的角角落落,口述历史,重访法庭旧址,参观总后旧址……我担心老人家太过劳累,几次提醒要不要休息一下喝点水,她总是摇摇头说没事儿。走访中80岁老人樊连珍的步行速度超过了不少年轻人,完全想不到两年前她还做过大手术,这是经年累月练就的“铁脚掌功”吗?女儿爱怜地回答:“我妈妈只要工作起来就感觉不到累。”
返程的黄昏,三交古镇在1450多年时光的打磨中愈发显得纯朴浑厚,大庙坪旧址右侧那条悠长窄细的巷子静静地守望着寂寥,樊连珍和她曾经的书记员薛利珍及书记员的书记员手挽着手从法庭旧址走出来时,有个穿花连衣裙的豆蔻少女抱着小泰迪探出头来张望,那一刻我恍惚想起了沈从文笔下“花自开来水自流”的边城,这场景与那份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沾染的淳朴自然是何等相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土难离。去往三交法庭现址下川坪时经过的街门形态各异,门楣上一块块悬匾大多褪尽昔日光彩露出了木头本身的颜色,雕刻精美,笔力雄浑,风格迥异。透过宽宽的门缝往里瞄一眼,不乏高低错落有致的晋西民居,还有各色衣裳在晾衣绳上滴滴嗒嗒落着水。
有人说,法官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的三交人正怡然自得过着自己的生活,进入耄耋之年的樊连珍轻轻从磨破过鞋底的街上走过,如数家珍般回忆着每个大门里曾经发生的往事,不时停下来与路过的乡邻拉着家常。是啊,这里一寸寸土地上都浸润着她的汗水,一家家灯火中都铭记着她的热诚,一句句乡音里都潜藏着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血脉亲情。今日之和谐静美,不正是她在人民法庭坚守60年不离不弃的期许吗?
如今,樊连珍除养病时需去女儿家小住外,一般都在三交镇,那是1981年跟丈夫张俊清举债建成的三孔窑洞。炕上整整齐齐叠放着两床被子,窑内陈设十分简单,两个水瓮、一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木质沙发、一台三洋牌电视机,小木柜边缘的油漆已经磨掉了不少,烧火做饭时用的还是手拉风箱。
而屋外,满院的花草树木葱茏,房前的杜仲树有十几米高,几畦菜地里红的西红杮、绿的黄瓜、紫的茄子泛着成熟的光泽,重瓣海芽花儿演绎着怒放的生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屋内简朴的陈设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是樊连珍清廉生活与丰富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临别时我看到樊连珍老人家窗台上盛开的兰花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如她执着坚韧乐观忠诚的品质,在新时代的阳光中生生不息。
后记:
11月29日,我接到电话得知樊连珍老人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生于斯、长于斯的三交镇。
“真实最有力量”“历史比小说更有趣”。事情的亲历者讲述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真实详况,一定比后人揣测得来更为详实生动。书写法院历史需要可资考据的史料,而这史料存在于无数法院人的记忆中。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辞。”走近老法官,倾听他们现身说法和真情演绎,感悟每个平凡生命的存在价值,寻找法官这个集体的共同价值追求和基因血脉,是播撒种子、传承赓续、践行使命、守护精神家园的可选路径。
倾听“老法官口述历史”工作得到了省高院政治部主任杨霄、老干处瑞林、邢丽娟等大力支持,老法官们及家属子女更是积极响应,当视频、文稿送到口述者手中时,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收听收看。秦连陞的外孙流着热泪说:“没想到姥爷的故事这么感人,原来英雄就在身边。”很多年轻干警说,从老一辈身上看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走近他们,我们内心更温暖更纯粹,信仰更坚定了。
一年半以来,我先后完成了十几位法官的采写,新中国第一代法官99岁的李必贤、血战上甘岭深藏功与名的97岁老战士秦连陞、抗日战争时期秘密入党的巩玉清……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随着《光荣在党50年》微视频等热播走进当下,散发出隽永的时代光芒。口述历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时间匆促,生命脆弱,世事无常。虽然融媒体中心同仁利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努力在奔跑,终究还是抵不过时间的大限。樊连珍已经是我们送别的第二位老人,第一位是98岁的侯爱莲老人,于去年重阳节前后离世。掩卷沉思,我们惟有更努力,赶时间,拼速度,才能抢救到尽可能多的史料,告慰一代代默默奉献的法院人,致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美好时代。
壬寅冬月,小雪飘然而至,爱花的老人安详地告别了三交镇,这是她穷尽一生守护的山区小镇。80年岁月变迁,今日欣欣向荣的三交镇与从前相比已是换了人间。窑洞里窗台上樊连珍精心培养的花开得正好,迎着法治之光,我们一起聆听春天的脚步声,等待更多用生命温暖岁月、关爱乡里乡亲、诠释法治信仰的后来人。
雁丘·问情
读雁丘词,感念并州古城那对雁“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的贞烈。晨起,听郦波先生讲座,提到晋阳古城里最是钟情于汾河畔的雁丘碑。午时溯洄从之,得见雁丘碑石,惊觉与日日工作之所仅一河之隔。
冬日暖阳,脉脉寻踪。苍松翠柏,鹊鸣声声。寂静午后,蒹葭枯荣,白露已已。汾水之涘,雁丘伫立。驻足品读,思古怀远,情深悠悠。凭栏骋目,川泽纡迥,鉴往知来。
乙丑岁,元裕之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甚是感动,因买得之,葬于汾水之上,垒石为识,作《摸鱼儿·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岁月幽幽,穿过千秋万古之风霜雨雪,吾辈来访雁丘处。虽非骚人,亦无少年时狂歌痛饮的激情澎湃,但自视揣着一颗数度经历亲人远去分外珍惜天伦之乐的笃定之心,怀一份寒来暑往中静观人生起起伏伏的淡然,常常在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中享一份自在,任窗前车马喧嚣余自守心如镜的清高中,笑对明枪暗箭偶尔生出流年不惑的沧桑和无奈。直至数日前,两位友人英年早逝,突然面对生离死别竟也失了冷静,情难自禁狂歌痛饮亦难解刻骨铭心之痛!原来曾经的淡定,不过是缘于那情未到断肠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两只飞雁在南飞北归的长路中比翼双飞,任它多少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想着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痴情孤雁选择了以死殉情,共赴黄泉的勇敢和执着感动了词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天地。有情人从来都是勇敢和执着的:孟姜女哭倒了长城;刘兰芝焦仲卿魂化鸳鸯再续嬉水情缘;黄仲则“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最是北宋以来以伤心作词的纳兰,在对亡妇卢氏的无尽思念中,“好梦难留,诗笺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余生耗尽。从来真情最动人!飞雁殉情,雁丘茕茕孑立,雁丘词成千古绝唱。
问世间,情为何物?“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词人写到雁丘所在之处,汉代帝王曾来巡游,当时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这种对比对于一位少年来说太过残忍,令人叫绝的是元好问弱冠之年即具备跳出三界看苍生的开阔视野,于跌宕起伏间演绎着高尚的悲悯情怀。词人讴歌大雁至死不渝的爱情,描写官场的虚伪冷酷无情反衬主题,以健笔写柔情,以无情衬托真挚,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柔情于一炉,确实是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此真情以摧刚为柔,“疏快之中,自饶深婉”。
问世间,情为何物?元遗山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慈悲,化为有力的诘问喷薄而出,问飞雁、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为何物?大雁用忠贞不渝作出了回答。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如是解释:“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至极处,具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此刻沉思,被大雁的至死不渝感动之余,不禁再次想到刚刚离世的两位朋友,他们的家庭正承受着丧偶、丧父丧母、丧子丧妻之痛,瑟瑟秋风中偷拭青衫泪,为他们点燃延续生命的烛光。
雁丘问情,感动于飞雁的真挚,敬畏天地间坚韧顽强的生命。滚滚红尘中,真和情,实在是可贵之至!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来源:丁国华 天平文化月刊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13935000092 投稿邮箱:2223609153@qq.com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街22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 - 2021 wenzhenmed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晋ICP备2021013947号-1 忻 州 传 媒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