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 文化
忻州不存在肆卢川、肆卢水
时间:2024-09-28 22:04:45点击率:3198

忻州不存在肆卢川、肆卢水


彭图


岢岚既解,再说忻州境内迁来之郡县,赫连勃勃大夏被灭后,太武帝在刘虎五代雄据120多年的肆卢川置肆卢郡后,迁到南匈奴刘渊等出生地的新兴郡置肆卢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肆州时废肆卢郡为县,与迁来的三会县合并,徙治今静乐新会城。肆州是太武帝以他爷爷道武帝天赐二年(405年)所置九原镇改置,本与肆卢郡无关,但《魏书·地形志》表述太简单,肆州一置就是150多年,开皇十八年(598年)才被隋文帝废掉。遂使后世人以讹传讹,在忻州误会出肆卢川、肆卢水:《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肆卢川指今山西忻县、原平之间平川”;光绪《山西通志》:“肆卢故县,州西五十里肆卢川,土人名四六奇村”……。肆卢郡从始光三年(426年)置郡迁入忻州到太平真君七年(446年)郡县被废,仅仅在忻州地面存在二三十年,哪里来的肆卢川、肆卢水?而且既有,怎么就没有留下哪怕丝毫一点痕迹?


这里没有痕迹,朔方肆卢川却痕迹甚多,比如朔方石卢城、士卢河等历史记载就很多。《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肆卢川在朔方塞内,后拓跋氏于其地置肆卢郡”;顾祖禹说“或以为山西忻州之肆卢川,误”。石卢城、士卢河等《魏书》《水经注》《资治通鉴》都有记载。《魏书·地形志》:“冀州长乐郡有索卢县,晋属广川。有索卢城”。而且肆卢二字也很暧昧:《资治通鉴》:“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宋书列传·索虏》:“索头虏姓托跋氏。……晋初,索头种有部落数万家在云中”。显然肆卢无论指匈奴还是指鲜卑都带贬意,正如五台古名虑虒,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年)重置时改为“驴夷”,就明显带有侮辱性。


那么朔方肆卢川具体在朔方什么地方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榆林镇》:“肆卢川,在镇西北。晋永嘉四年,并州胡刘虎为刘琨所破,收余众西渡河,居朔方肆卢川。……或以为山西忻州之肆卢川,误。”


顾祖禹所以这样说,因为朔方不仅有肆卢川还有肆卢城、肆卢河。《水经注》:“《魏土地记》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一名石卢城也”。“士卢河在府北塞外。魏主宏太和十六年(492年),命拓跋颐等击柔然,分兵三道,……东道出士卢河。”这段记载《魏书·阳平王元颐传》与《资治通鉴·齐纪三》均有,文字大同小异。后人考证士卢河当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或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


不管“索虏”是匈奴还是鲜卑,毕竟不好听,所以才改为肆卢。从典籍上看,“索虏”最初发明似乎是专指鲜卑人的,《南齐书·魏虏传》:“索头猗卢遣子曰利孙,将兵救琨於太原,猗卢入居代郡,亦称鲜卑。被发左袵,故呼为索头 。”而猗卢之卢又与肆卢之卢为同一字,将“索头猗卢”省去中间两字,正是索卢,索卢、肆卢基本音同,演变之迹更为明显。


从永嘉六年(312年)到太平真郡七年(446年)肆卢并入秀容郡已经过去130多年,其间朝代更迭,前赵、后赵、前秦、前燕、后燕都曾占据过这个地方,民间便称此地为肆卢川,也顺理成章。北魏太武帝可能发现了肆卢的含义,所以废了肆卢郡,而置肆州,将肆卢县迁静乐并入新会城。肆州是道武帝天赐二年(405年)所置九原镇改置,本与肆卢郡、肆卢县无关,但就因肆州同时有过肆卢郡,肆卢县,《魏书·地形志》:“肆州治九原,天赐二年(405年)为镇,真君七年(446年)置州”表述太简单,而肆州直到开皇十八年(598年)才被隋文帝废掉。叫了150多年,遂使后世人以讹传讹,在忻州误会出肆卢川、肆卢水。


肆卢是个很特殊的地名,忻州有过秀容郡、秀容县,后来秀容便成为忻州别称,忻州也有过肆卢郡、肆卢县,后世为什么就连点印痕也没留下呢?这不能不让人置疑。


北魏在统一北方过程中,对五胡十六国,每灭一国,大多要迁民平城或内地,忻州在北魏时侨置或内迁之县就有肆卢、敷城、三会、石城、秀容、平寇、蒲子、定阳等,除内迁郡县外还有胡语、汉语混杂之新置县名、城名,比如岢岚、苏姑戍、候莫干等。


2024年4月22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13935000092      投稿邮箱:2223609153@qq.com      地址: 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街22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 - 2021 wenzhenmed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 晋ICP备2021013947号-1 忻 州 传 媒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